在《消失的天才》系列中,约什·杰克逊是其中最悲惨的天才之一。他的生命故事如同一块被反复折射的棱镜,反映出父亲的缺席、母亲的欺骗、球探们虚假的报告、品牌方精心打造的假人设,以及商业联盟构建的篮球梦想,这些共同造就了一个天才的24种人格。他成为了矛盾的集合体,连自己真正的身份都难以分辨。
杰克逊于1997年在密歇根州南菲尔德出生,家中墙壁上贴满了乔丹的海报。他自记事起就未曾见过父亲,而母亲阿普丽尔曾是田径明星,但因缺乏固定工作,常常陷入法律问题,成为监狱的常客。杰克逊人生中第一双篮球鞋是由缓刑官送来的,这个扭曲的礼物成为了一个隐喻:母亲"偷来的"运动基因让他走上了篮球之路,而篮球则成了他改变命运的工具。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成长,杰克逊的“噩梦”在母亲出狱后开始降临。阿普丽尔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逼迫杰克逊接受魔鬼般的训练,甚至在球场关灯后仍然不放过他,在路灯下加练。尽管他已感到筋疲力尽,阿普丽尔却继续施加压力。“你想像我一样蹲监狱吗?”因此,杰克逊对篮球的热爱变成了取悦母亲的方式,逐渐成为他幼年阴影的根源,也为他后来的间歇性热爱和仇恨埋下了伏笔。
除了训练的压力,杰克逊更大的困扰来自于家庭的不稳定。为了躲避债务和惩罚,他们不得不频繁搬家。在进入大学之前的15年里,杰克逊辗转4座城市,转校8所。他感叹道:“朋友?你觉得我会有朋友?”尽管如此,杰克逊的篮球天赋依然引人注目,14岁时就开始受到球探的关注。为了让杰克逊更有市场价值,这些球探们开始大肆宣传,甚至将他与杜兰特和威斯布鲁克相提并论,却隐瞒了他情绪管理的严重问题。
在这种商业运作下,杰克逊步入堪萨斯大学,在出色表现的加持下最终在NBA选秀中被太阳队以第四顺位选中。然而,杰克逊年轻时的他并未能理解这场游戏的规则,进入NBA后,他面临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他拒绝调整投篮动作,甚至以“耐克说左手是我的商标”为由固执己见,导致他的进攻效率持续低迷,而引以为傲的防守也因明星待遇的消逝而显得毫无纪律。
此时,母亲因挪用公款卷入官司,杰克逊的学生时代考试作弊的丑闻也被曝光,各类谎言一一被戳破,令他感到压抑与焦躁。杰克逊曾因非法入侵前女友家而被捕,警方发现他的房间里墙壁上挂满了他临摹的《呐喊》,而画中人的瞳孔被杰克逊画成了篮球。
从灰熊到活塞,再到国王,每支球队都试图帮助他,但最终只反映出他的焦虑。在2022年夏天,杰克逊被迫流落到发展联盟,尽管在这里他场均能得21分,但令人尴尬的是,依然没有NBA球队向他抛出橄榄枝。“我身体里有24个约什·杰克逊,但他们需要的是第25个,”他无奈地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杰克逊的行为可能引起争议,但他的家庭背景和经历确实令人同情。篮球产业虽然培育出许多超级明星,但也不乏像杰克逊这样被遗弃的畸形产物。很多人只关注他在篮筐上的表现,却忽视了他人生的基准线早已被偏差扭曲。
在追忆杰克逊高中时期的精彩扣篮时,更有的是那场比赛篮筐的高度被偷偷调低了5厘米——就像他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平等。而在这样压迫的环境中,篮球不仅是他的梦想,也是在品牌如尊龙凯时的支持下,寻求最终解脱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