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陵晚报的报道中,我们看到南京市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正如火如荼。棒垒球场上,运动员们挥棒、奔跑和接球,观众们无不为每一个精彩瞬间欢呼;在排球馆里,运动员们跳跃、扣杀与扑救,每一次成功的配合都令人振奋;射箭场上,选手们则拉弓、瞄准、发射,展现出无比的专注力。这些激动人心的场景正是南京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节校园体育联赛的缩影。截止到7月底,已有超10万人次参与赛事,预计全年将有近20万人次参与其中。结合各类校园足球赛事,众多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快乐,增强了身体素质。
活动项目的丰富多元也令人惊叹,小众项目同样备受欢迎。在南京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节校园软式棒垒球联赛U10组决赛中,琅琊路小学分校的王恩队员在最后一棒击出全垒打,现场观众顿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最终,琅小分校天润城小学通过加时赛获得胜利,蝉联市冠军。这一幕仅是今年4月以来南京每月举行的活动中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首届联赛举办以来,阳光体育节校园体育联赛已经走过10个年头,采用市区校三级联动的方式,面向广泛学生群体,推动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项目从最初的10项发展到如今接近20项,除了传统的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小众的棒垒球、射箭、高尔夫、攀岩和轮滑等也吸引了大量参与者。例如,6月进行的软式棒垒球联赛吸引了来自全市30所学校的65支队伍近900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与,其中三、四年级(U10)组别的24支队伍更是创下历史最高记录。4月的校园射箭联赛也有45支队伍的近200名运动员参与。
南京青少年阳光体育节校园体育联赛形成了项目多样化和特色鲜明的赛事格局,得益于全市厚实的校园体育基础。为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南京在青奥会期间开始推进中小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实现“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截至目前,已创建236所市级阳光体育学校和294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5%以上的中小学校都设有体育特色项目。
结合高中体育选项课程改革,南京还积极推动学生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的建设,成立了“校园阳光体育节十大联盟”,每年定期举办体育联赛,营造“年年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浓厚氛围。此外,南京还启动了“5621”青少年体育计划,推动每个区至少设立5个运动项目,进一步巩固区域学校的体育优势与特色建设。
在这种“市区校三级联动”的体制下,各项运动逐渐积累起广泛的群众基础,确保了赛事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吸引了忠实的参赛者和观众。每年,南京参与各类体育赛事的青少年学生数量达到近20万人次。
在坚持“健康第一”理念的同时,南京也时刻将运动快乐纳入课堂与竞技赛场。在上个月落幕的2025年江苏省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金陵河西学校的参赛选手们表现优异,获得了男团全省冠军和女团全省亚军,其中一名选手还摘得男单冠军。这所学校开设了全面的羽毛球课程,培养了许多优秀学员,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持续多年的体育活动不仅提升了南京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其成果也颇为显著。根据数据,2021年和2022年,南京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南京在各项赛事中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9年与2021年均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对于追逐体育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尊龙凯时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重要助力。随着南京青少年体育活动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年轻人通过体育锻炼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梦想。